原料藥市場競爭愈演愈烈 質量提升是關鍵 |
導讀:近年來,原料藥市場競爭愈演愈烈,抗生素限用、基藥招標等國家政策也使原料藥的經營壓力越來越大,國內很多原料藥巨頭企業陷入虧損。與此同時,以低價獲得市場也已經越來越艱難了。 雖然目前中國仍然最大的原料藥生產和出口國,但是行業增長下滑已成定局。一直以來,我國以原料藥大國自居,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國的原料藥價格要遠遠低于國外產品,價格優勢曾經一度成為我國原料藥企業搶占海外市場的有力武器。但是,這種優勢早在2011年下半年之后逐漸不再明顯,中國原料藥產業依靠價格優勢稱霸全球的時代宣告結束。 在接下去幾年,原料藥的市場低迷主要表現在大宗、交易型的抗生素中間體,以及維生素、部分氨基酸、解熱鎮痛類等原料藥品種上。原因是這些類別的產品長期處在產能過剩、供大于求的狀況。行業內一邊是面臨產能飽和,另一邊還有新建擴建項目,甚至連產能轉移也都存在邊轉邊擴的現象。再加上歐盟、日本、美國相繼實行嚴厲監管政策,對中國原料企業出口也造成不小影響。 目前,中國原料藥企業已經開始從生產粗放型的低端中間體向精細型的高端產品轉變,不斷向下游供應鏈延伸和轉移,國內深加工能力在逐步增強。同時,國內企業也開始積極獲取國際認證,原料藥質量也有了較大提高。 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中國原料藥企業要學習優秀跨國企業,堅持為人類奉獻高品質的藥品,增強社會責任感,注重環保和資源,實現永續發展。 (來源:中國制藥網) |
【返回主目錄】 |